<%@LANGUAGE="JAVASCRIPT" CODEPAGE="936"%> 《中国名人名家》杂志
      

初识陈振元老师

顺天书法李春生

陈振元元老师是我崇拜的的第四位书法老师,他的楷书作品大气、厚重、洒脱、俊美。

我是军旅之人,对书法极为爱好,在从军的四十年里,也临过不少古人的碑帖,但由于工作性质的限制,闲余时间较少,临摹断断续续很不定型。 2009 年退休后,我就一头扎进了书法里 , 购了许多古人名帖,书籍和今人的书法讲座光盘,也办齐了书写的全部用具。那时 , 我一天 24 小时除吃饭睡觉外,每天有十六七个小时都在书法上。精力充沛的我,对五种书体都感兴趣,结识的不同老师对我都很好,从 2009 年到 2010 年跟着几位老师到处参加各种书法活动。在 2009 年底,在光华管理学院我结识了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华人同学,在一次闲聊中,他想邀请我去马来西亚体验当地的风土民情,并在那里帮我举办书法个人展览;我当时心气极高,就答应下来了。为了半年后的国外办展,我的几位恩师綦希琨老师,郭诚斋老师和宫长春老师都给予了很好的指导和帮助。而陈振元老师就是在这期间结识的第四位老师。

要出国办展,只要到国外我就代表中国人,我的书法也就代表中国书法界,不管国人是否认可我这个代表,但到了国外,外国人、华侨会这样看待我,所以我不能让外国人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书法。那时的我对自己的书法作品非常自信,凡老师不通过的,绝不参展,在那段时间里我是边向老师请教,边进行创作,自己感到满意的,拿去让老师看,老师提出意见,又重新创作,这样进行了大半年,准备的作品基本就绪。这时,马来西亚的同学来到北京后,看到我准备的作品也充满了信心,但对书法的个别内容及书法作品在国外张挂的尺寸提出了新的要求,于是又推倒重来夜以继日地干了三个多月,最后总算成形。

我于 2010 年 11 月带了 100 幅楷、行、隶、草、篆书法作品赴马来西亚,在华人圈里举办了个人书法展览。我的同学陈业诚是马来西亚的企业家,也是华人上流社会的精英,一切费用和安排都是由他操办。我的展览在钟灵中学的礼堂举办 -- 全世界华人中最著名的学校。开幕式很隆重,马来西亚的三号人物也去剪了彩。十天的展览,到访观展的人很多,反响非常好,马来西亚的新闻、报纸都进行了报道。

 

回国后,中华画报社和中国人物传记也进行了报道。我知道,这次国外办展的 100 幅作品,尽管都是出自自己之手,但说实在的都是仿老师的杰作而成的,如果没这几位老师的相助,也不会有我书法的今天。这几位老师,随着时间的推移,已成为我书法生命中的恩师,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忘记他们中的任何一位在我书法道路上的支持和帮助。陈老就是四位恩师中的其一,陈老走了,我不能不为他树上一笔。

陈老引领了我的书法

陈老是我在楷书方面的老师,我经常求教书法上的一些疑问和困惑。陈老看我多体并修,多次给我讲,应专修一体。我刚开始没接受他的这份好意,是因为那时我很自信,就是不相信多体并修怎么就出不了成就?一次,陈老给我讲:人生精力有限,能把一件事做好、做精就很不容易了,我就是楷书这一体写了几十年,总结了几十年才提高到这样,这里面的学问很深,古人那些大书法家,哪个也不是全才,要么行书,要么楷书,要么草书,他们对后人真正有影响的也就一体,他们各种书体也都会,而且还很好,但真正能流传下来的,就只有他最好的一体了,古人并不像你这样并修,他们也是攻其一体,兼修二、三体,贪多嚼不烂。话间,陈老把他多年前苦功临写的,欧体《千字文》、《兰亭序》、《心经》《朱子家训》等裱好的长卷拿出来让我看,这下可亮了我的眼,一看那字体、那功夫,真叫我无法想象。陈老说,我是关门苦练了数年才达到这样的程度。我的楷书是欧体和魏碑的结合体,要走这条路,建议要多临临欧帖和魏碑,要在理解古帖的基础上,融入个人的理解和见地,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才行。正是那次陈老的这些话让我改变了多体并修的理念,使我在书法徘徊中有了专攻的方向,我信服了陈老,是他引领了我的书法方向。

 

陈老的胸怀

在求教的过程中,陈老讲:你们要先学古人的,后学今人的,再融入自己的,才符合书法传承之道,我的 18 法就是在古人楷书的 72 法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没有古人的 72 法,我的 18 法也总结概括不出来。对古人的书法,要遵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学古法要带研究性,不能盲从。像颜真卿的帖就多达近十种,这近十种是他各个时期的不同碑帖,你收集全了吗?你知道哪一本帖能代表他吗?所以古人的碑帖中也不尽是精华,在其通篇的精华中也有糟粕,要研究它、分析它,而不要一味的效仿他。若那样就成了书法呆子,书法就无法发展了。

 

陈老说,学古、追古不要仿古,学古人也要学今人,今人的精品也是在古人的基础上形成的,为什么就不能学呢?学今人是要学其长,而不是学其形。古为今用,今为适用;广学,博学才能提高。

 

书法是门艺术,艺术也是分层次的。书法作品不像梵高的画晦涩,书法作品挂在墙上,大家都能看到它明快的线条之美,那就是艺术,书法是艺术的载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不必在意他人看法。听着陈老的箴言,我看到了他对书法艺术的见解和胸怀。我问陈老,你把真谛的都教给我了,你不怕我超过你吗?不怕,你超过我更好,你是我的学生,青胜于蓝更好啊!你出名也扬我这个老师啊!老师的坦然、大度、无私、真诚让我十分敬佩,这就是陈老的境界,陈老的胸怀。

陈老是我的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陈老一年 365 天只有大年初一这一天是和家人在一起的,其他时间全在书法事业上。我每次去请教他,都看到他在伏案创作,我们的交谈大都是在他的创作过程中进行的,他一边创作一边讲这个字的书写特点和用笔用墨的注意事项。我是边听、边看、边体味,还不时的对他的用笔和观点提些不同的看法,他也不时的时对我的提法做些解释或肯定,每次去他那里,我们都是在不停的交流着,好像有说不完的话题,一个接一个。我去看他,大多是工作期间,而且每次都要留下吃了饭才行,有时客户在,书法上不宜交流,后来他就主动约我周日去他工作室,因为周日员工都放假了,他一个人在工作室创作,周围安静,又无人打扰,我们聊的很尽兴。

 

陈老在书法领域很有建树。陈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传播书法艺术的执着,对客户至上的理念,对同仁部属的亲善真诚,都让我感动。

陈老走了,我的好导师走了,但他的书法 18 法留下了,他的精品遗作留下了,他的 9 千余字的陈体书法字模留下了。他奋斗不息的敬业精神,对艺术创作的一丝不苟精神和为人师表与人为善的高尚品格,却深深地留在了我的心中。

陈老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2017 年 3 月 6 日

 

 

山东名家30期

著名作家、本刊副总编辑李博生

山东名家29期

总后勤部原副部长、全国人大常委王太岚中将和临沂毛体书法研究会会长刘福建

山东名家28期

海军中将单大德中将

 
 山东名家24期

  海军原政治委员杨怀庆上将
山东名家23期

  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李克彬同志
山东名家22期

  大型电视连续剧《沂蒙》
 山东名家20期

  沂蒙新一代红歌手陈旭
 山东名家17期
  军事记者、作家、美术评论家刘纯华
 山东名家16期

  烟台行专刊
山东名家14期
著名画家孙磊


 
  山东名家12期
  中国人民解放军 66400 部队骨病专科医院院长宫恩年
 山东名家8期
  解放军报记者邹维荣
山东名家7期
著名画家张淑业
 山东名家6期
  中国美协理事王阔海先生
 山东名家5期
  罗荣桓元帅

 山东名家4期
  书法家盛荣桂

山东名家3期

知本家马建广
山东名家2期
  著名收藏家郭瑞云先生
山东名家1期
  军人,企业家,作家 ——李博生
   
 

 
金城书画院 新华网 中国作家网 人民网 莒县在线 网络媒体协会
111.67.204.205 ymwh 12345678
版权所有: 《中国名人名家》杂志社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20号汇通商务楼42号楼202室 电话:13910726678
Email:lch6678@sina.com 中国国家信息产业部: 京ICP备19048866-2号